学奥数对升学有用吗

发布时间:
2024-03-18

很多家长把参加数学竞赛,当成增加升学竞争力的一条路径。然而,想在竞赛上拿到结果,并非一件易事。尤其要在含金量较高的“硬核奥数”中取得好成绩,则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,甚至对个人天赋要求更高。

面对升学目标,我们必须权衡利弊,理性看待奥数对孩子升学的实际作用,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。

 

“硬核奥数”才有含金量

 

在前面的文章中,我介绍了“趣味奥数”和“硬核奥数”的区别。以本科申请为例,低年级的“趣味奥数”作用非常有限。一方面,“趣味奥数”基本上在AMC8、AMC10这个阶段就结束了,参加竞赛与大学升学时间间隔较长,说服力不强。另一方面,“趣味奥数”本身难度不大,含金量低,也无法体现出学术方面的能力。所以,“趣味奥数”在郑老师的教育体系中,只是一个“副产品”。孩子们在郑老师规划的教纲体系中,只要每周花2小时,不但能够轻松应对校内数学考试,稍加训练,也可以在“趣味奥数”的比赛里,获得不错的成绩。这对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,获得成就感,开拓思维是有好处的。但是对于本科申请来说,直接作用并不大。

所以,对本科申请来说,真正具有“杀伤力”效果的,还是“硬核奥数”。并且需要你在“硬核奥数”的比赛中取得最顶尖的成绩,这全球范围内都是凤毛麟角的。

  

“硬核奥数”的低ROI

 

想要在“硬核奥数”中取得顶尖的名次,其难度和参加奥运会夺金夺银差不多。其背后要付出长期的艰辛努力,专业的指导,以及异于常人的天赋。以美国数学竞赛体系举例,我们可以按难度大致分为5个梯队:

 

第一梯队: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——世界顶级学科竞赛 

第二梯队:USAMO美国数学奥林匹克——相当于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(只有美国籍学生可以参加)

第三梯队:AIME美国数学邀请赛——美国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,满分15分,7-10分有优势

第四梯队:AMC10&12美国数学竞赛——AMC10考试前2.5%(约120分)和AMC12考试前5%(约100分)的参赛者,可以晋级复赛AIME并获得honor roll荣誉证书

第五梯队:AMC8美国数学竞赛——不具备晋级功能,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

 

对于中国学生来说,从AMC8、AMC10开始,到AIME并取得7-10分的好成绩,就算是千里挑一、万里挑一了。而想要参加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,则需要先参加省赛,优秀者进入省队,再参加国家级比赛CMO,选拔60人左右进入国家队,再经过激烈角逐,最终仅有6人可以代表国家决战IMO。

可想而知,一个学生要经过层层选拔,最终站在金字塔尖上,是非常困难的。其学习的内容,已远远超出了中学阶段的正常知识范畴,需要在校内考试要求外,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新知识,这是普通人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的。

而对于大多数知名高校,尤其是那些综合性强的学校,在录取评估时是全面考察申请人的各方面条件的。单单拿出一个奥数成绩单,除非是国家级、世界级的获奖者,否则很难为申请人加分太多。相比奥数,高校更看重申请人的整体学习能力、创新潜质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人特质。  

因此,“硬核奥数”这条道路的ROI(投入产出比)是非常低的,它的成功一定属于极少数人,家长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慎重选择。如果为了获得好的奥数成绩而耗尽精力,反而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。

 

合理定位,更多选择

 

当然,我并不是说奥数训练就等于徒劳无益。相反,合理的奥数训练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、创造思维和解题能力是很有帮助的。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孩子的多种能力。

比如,很多“趣味奥数”或它的初阶比赛,都是团队赛。个人在此过程中体现的团队协作能力,也是申请当中个人优势的体现。再比如,不少孩子从小开始一直参加各类竞赛,从低龄段的“趣味奥数”,到年级时的“硬核奥数”,并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,这也能体现出对数学的持续兴趣和投入,在申请文书中,也是加分项之一。

对于家长来说,这需要更专业、系统的升学规划。家长要正确定位奥数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所能起到的作用。小学阶段可以通过趣味化的奥数训练引发对数学的兴趣;初中时可以适度加强训练强度;而到了高中,则应根据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来决定是否需要深入钻研。不应将奥数视为个人升学加分的一种"敲门砖",更不应一味迷信奥数高手未来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。关键还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。与其把经历盲目投入到“硬核竞赛”中,不如去学习AP、Alevel这样的本科先修课程,不但能增加申请竞争力,还能够提早获取学分,减轻大学学习压力,把时间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中去。

总之,奥数只是一个很好的数学训练方式,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,平衡好时间投入,保证正常的学习生活,奥数训练可以带来很多收获;但对于想借此捷径升学的人,期望可能会落空了。

马上咨询课程顾问!

点击按钮添加课程顾问微信